一座城市的创新底色,决定了其能级与核心竞争力,关键标志是创新策源力。这一年,上海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,以披荆斩棘的精神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地带探索前行,以只争朝夕的姿
一年间,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成果集中涌现
服务优势还表现为加大开放力度,特别是以场景开放、数据开放为依托,为技术走出实验室提供机会,为企业起飞铺就跑道。目前,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已经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26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,无人的智能重卡已驶上东海大桥。在5G领域,上海积极打造了全球首座5G火车站、5G校园、5G覆盖行政区。为帮助人工智能企业获得数据,上海今年发布了多个政策文件,完善公共数据对外开放的制度环境,并创设了“分级分类开放”的办法,打造“监管沙箱”。
近期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行的一场汇聚了全球60多位顶尖科学家的大会上,诺奖得主、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·科恩伯格在开幕致辞中为上海“点赞”。根据他自己感受到的上海支持创新的“速度”和“温度”,科恩伯格预言:上海必将因此站上创新的新“高度”。
一年间,上海从政府、研究机构到产业界,各方都越来越有意愿为首创性、突破性、颠覆性的事业投入。全市范围内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已达每年1300亿元,占全市生产总值4%以上,强度超过发达国家顶尖水平,其中大部分投入来自产业界,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、在所处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。